阅读历史 |

第21章 半辈子没见过的巨款(1 / 2)

加入书签

啥? 郭氏差点儿没让鱼刺给卡住。 “咳咳——”她连咳了好几下,才把鱼刺给吐出去,“这玩意儿还有人花钱买?” 李福笑着说:“我家公子爱吃,夫人让我来问问叶大嫂,愿不愿意将菜谱卖给我们。” 叶大嫂赶紧道:“这有什么的,秦公子喜欢吃,我告诉你们不就是了,说什么钱不钱的。” “诶,那可不行。”李福道,“叶大嫂有所不知,你这么好的手艺,到了京城,可是能赚大钱的,哪儿能白要你的菜谱呢!” “赚大钱?” 叶家人都听愣了,叶大嫂自打过门,就包揽了家里做饭的活计。 大家吃了这么多年,只觉得好吃,却从来没想过,这居然还能赚大钱。 叶老太太白天从两个嬷嬷嘴里套了不少话,所以比其他人更了解一些。 但是也不是很清楚行情到底是多少钱。 所以她想了一下,也不兜圈子了,直接道:“李管家,不瞒您说,我们都是乡下人,不懂这些个。 “但是我活了大半辈子,自认看人还是有几分眼力。 “秦家上下都是厚道人,肯定不能坑我们,您就直接说个价吧!” 李福听她这样说,眼中立刻露出满意的神色。 如果叶家此时为了菜谱能卖多少钱而斤斤计较,那可真是捡了芝麻丢西瓜。 “您放心,我家夫人肯定不会亏待你们的。”李福笑着伸出手,比划了一下道,“这个数!” “五个铜板?”郭氏没脑子地喊了出来,几乎要憋不住笑了。 哎呦,她还以为能卖多少钱呢,结果整来整去才五个铜板,可真是笑死个人了。 李福闻言赶紧摇头。 郭氏见状一愣,心道不是五个铜板的话…… “难道是五吊钱?” 一个炖鱼的方子就这么值钱么? 郭氏的心怦怦直跳,不由自主地看向叶大嫂。 大嫂平时在家做过的菜,没有上百也得有八十了,哪怕每道菜能卖一吊钱,那可就是八十吊…… 这不是发财了么? 郭氏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,仿佛自己坐在了铜钱堆上。 叶家人也都露出惊喜的神色,一个炖鱼的方子就能买五吊钱,秦家真不愧是大户人家,出手就是阔绰。 李福看着叶家人没见过什么世面的样子,根本没人敢往高了再猜了。 他只能无奈地自己揭晓谜底道:“你们都猜错了,不是五个铜板,也不是五吊钱,是五十两银子!” “啥?”郭氏一下子站起身,起得太猛,眼前一阵发黑,身子晃了两晃,被叶老四一把扶住才总算站稳。 “老四,你掐我一把,我不是在做梦吧?” 叶老四也是实在,结结实实在她胳膊上拧了一下。 “哎呦——”感受到胳膊上的疼痛,郭氏终于相信了这不是梦。 叶家其他人此时也都是瞠目结舌,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,只能听到锅底的火炭燃烧发出的细碎声响。 “五、五十……十两……。”叶大嫂的舌头都打结了,好不容易顺过来,连连摆手道,“不行不行,不过是个炖鱼的方子,咋能要那么多钱呢!” 郭氏闻言瞬间扭头瞪向叶大嫂。 有病么?没见过把银子往外推的! “李管家,这个……”郭氏冲李福笑得一脸谄媚,想说点什么赶紧把这件事定下来。 谁知李福却根本不理她,继续对叶大嫂道:“不知你这个炖鱼的方子,是祖上传下来的还是自己研究的? “不瞒你说,我家少爷爱吃鱼,家里各种做鱼的法子买了不知多少,关外有名气的馆子也都吃了个遍。 “可你做的这个味儿,我家少爷却说自己头一次尝到。” 叶大嫂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:“炖鱼的法子是我娘家传下来的,不过后来又被我改动了一些,的确跟别人家的口味不太一样。” “那不就是了!”李福一拍大腿道,“要的就是这独一份儿!不然你以为随便炖个鱼就能值五十两银子?” 叶大嫂却还是连连摆手道:“那也实在太多了……” 李福还是头一回办这种送银子都送不出去的事儿,只得苦口婆心地劝道:“你也别着急拒绝,先听我把话说完。 “这五十两银子也不是随便就给你们的……” 郭氏闻言立刻又竖起了耳朵。 她就知道,那可是五十两银啊,哪儿能说给就给。 秦家是有钱,又不是傻。 只听李福道:“你把这方子卖给我们之后,还必须手把手地教我家厨子学会,做出来的味儿得一样才行。 “还有便是,你这菜谱以后就不许再告诉别人了。 “你们家也不能用这个方子出去开店赚钱,必须保证我们秦家的是独一份儿!” 郭氏见叶大嫂还不答应,急得不行,抢先道:“李管家,您说什么就是什么。 “不告诉别人也不开店,以后我们自己家都再也不吃这个菜了!” 只要五十两银子能到手,别说以后再也不吃铁锅炖鱼了,让她这辈子不吃鱼都行。 “倒也不必如此,你们自己家吃还是无妨的。”李福应付了郭氏一句,然后又转头对叶大嫂道,“不瞒你说,这个价钱其实也不算高了,如果是从有名气或是有师承的大厨手里买菜谱,那可是要再翻上好几倍的。” 五十两银子就已经是叶大嫂半辈子没见过的巨款了,再翻几倍就已经是她想象不到的钱数了。 “那、那我就、就答、答应?”叶大嫂没什么底气地说着,眼神已经不自觉地瞟向了叶老太太。 叶老太太心里也十分震惊,表面倒是装得云淡风轻道:“老大媳妇,既然李管家都把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,你就也别推辞了,回头好生把菜谱教给人家。” “就是,还是你家老太太爽快!”李福说着便直接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十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