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8章 我的小肚肚又回来了!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叶大嫂手一抖,切了巴掌大一块肉下来,顺势放在一个碗里,递给魏衍道:“魏先生尝尝味道怎么样。” 魏衍也觉得自己刚才的举动太不稳重了,矜持地嗯了一声,从叶大嫂手里接过了碗。 带皮的羊腿肉烤得外焦里嫩。 野山羊入秋后储存的厚实脂肪在炙烤中被逼出来,浸润了羊腿里面结实的羊肉。 一口咬下去,满口都是带着油香的肉汁。 魏衍好久没吃过这么香的肉了,差点儿没香得把自己的舌头一起吞下去。 他打定主意,今天中午就守着烤羊腿了。 至于小鸡炖蘑菇,那东西以前在关外他没少吃过,少吃一顿也无所谓。 但是当身后野鸡炖蘑菇的大锅被掀开锅盖的时候,那香味就像是带着钩子般一阵阵飘过来。 拼命诱惑着他,让他回头看看。 魏衍心里暗道,好在刚才没乱说大话,如今反悔也不会有人知道。 他压抑不住肚子里的馋虫,回头一看,视线登时就钻进锅里拔不出来了。 鸡肉和蘑菇已经都煮熟了,所以叶大嫂拿掉锅盖开始收汤。 锅内的汤汁已经被炖成粘稠的琥珀色,在阳光下闪着诱人的光芒。 随着锅铲的翻动,汤汁均匀地裹在每一块鸡肉和蘑菇上…… 魏衍看得喉结滚动,一个劲儿地吞咽着口水。 这个野鸡炖蘑菇,怎么好像跟自己以前吃过的不一样啊? 叶大嫂见汤汁已经收得差不多了,赶紧叫叶老大撤火。 她先盛出来两大碗,又切下一大块烤羊腿肉。 然后她招呼叶老四道:“老四啊,你快把这些给秦夫人送去。” 叶老大也顺势吩咐:“记得把娘扶回来。” “行!”叶老四两只手托着三个碗,快步走了。 “弟妹,过来搭把手。”叶大嫂用两块布巾包住铁锅两侧耳朵,招呼叶二嫂过来帮忙抬一下。 叶大哥刚将锅下的火弄灭,见状直接长臂一伸,一个人把锅端起来道:“你躲开点儿,小心烫着。” 他说着搬着锅,把它放到了烤羊腿的旁边。 魏衍已经馋半天了,立刻就伸筷子想夹一块鸡肉尝尝味道。 却一下子被身边的晴天拉住了袖子。 “怎么了?晴天想吃鸡肉么?我给你夹!” 面对晴天的时候,魏衍永远都有着无尽的耐心和温柔。 晴天却摇摇头道:“不能吃,要等奶奶来才能动筷子。” 这话说得魏衍老脸一红,好在有络腮胡子的遮挡,旁人看不出来。 想他东光居士,这些年到哪里不是被奉为上宾,都是别人看他脸色等他动筷。 所以他压根儿忘记自己不过是叶家救回来的路人,最多也只勉强能被称为叶昌瑞的先生。 哪有主人家还没动筷,自己就先吃的道理。 魏衍赶紧放下筷子,这才发现叶家就连几个孩子都规规矩矩坐着等叶老太太,越发觉得有些脸红。 郭氏却好似看到了机会,立刻起身盛了一大勺野鸡炖蘑菇放进魏衍的碗里,献殷勤道:“您是先生,又是客人,哪有让您等我家老太太的道理,您甭听晴天的,快趁热吃吧。” 她虽然不知道魏衍到底是什么大人物,但是能让秦家人都恭恭敬敬的,来头肯定小不了,先讨好着总归没错。 万一人家一高兴,稍微提携一下叶老四和自己,那不就发达了。 为了找机会讨好魏衍,郭氏甚至还偷偷跟秦家下人学了几句京片子。 只可惜她说得不伦不类,反倒更显奇怪。 郭氏如意算盘打得挺好,魏衍却根本不领情,将碗往前一推道:“叶四嫂这是什么意思,我一把年纪,难道还不如几个孩子了?” “魏先生,我不是这个意思……” 郭氏刚想解释,就见去送菜的叶老四扶着叶老太太回来了。 叶老太太坐下之后道:“我刚才腿麻了,缓了半天才让老四扶着我回来。 “你们先吃不就是了,怎么还能让魏先生也一起等着我呢!” 郭氏一听立刻来了劲儿,心道自己可终于做了件能让叶老太太夸奖自己的事儿了。 但是还不等她说话,就听魏衍道:“老太太您教导有方,家里的孩子都很守礼节懂规矩,实属难得啊! “刚才您小儿媳给我盛了鸡肉,但我哪儿能自己吃独食儿啊! “我魏某人这条命都是你们救下来的,等您一起吃饭这不是应该的么!” 郭氏一听,眼睛都瞪圆了。 不说他是读书人么,怎么脸皮这样厚? 别以为你刚刚伸筷子只有晴天看见了,我也是看得清清楚楚的好不好! 现在又突然说这话? 倒显得她里外不是人一样。 能得魏衍一句夸奖,叶老太太高兴的脸上皱纹都舒展开了。 “魏先生真是过奖了,我们都是乡下人,不过是守着点儿祖辈传下来的老规矩,可比不上大户人家。” 魏衍却对大户人家的规矩嗤之以鼻道:“他们不过都是瞎讲究的花架子,没得意思。” 叶老太太拿起筷子道了声:“开饭吧。” 大家这才都捧起碗来开始吃饭。 魏衍迫不及待地夹了一筷鸡肉塞进嘴里。 野鸡肉虽鲜,但一般都会比家鸡的肉更硬更差。 但是叶大嫂炖的火候到位,每一根肉丝儿中都吸满了汤汁。 咬上一口,立刻在口中炸开。 野鸡的醇香和蘑菇的鲜美混合在一起,相辅相成,变成了一种新的、独特的美味。 魏衍以前一直不能理解,为何关外那边会把小鸡炖蘑菇当做招待客人的一道硬菜。 如今才知道自己是坐井观天了。 并非是菜不好吃,而是他以前没吃过做得好吃的。 如果东北人做饭都是叶大嫂这样的水平,别说拿来当硬菜招待亲友了,就算拿到京城去摆席设宴都丝毫不会逊色。 晌午又是烤羊腿又是小鸡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