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六章(2 / 2)

加入书签

口小口喝了起来。

这样子看得苏卫华和李翠英两口子心里有些发酸。
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!

等女孩喝完了汤,还碗时还特意往空碗里装了一捧杏子。

担心苏家人不肯要,女孩还不停强调,“小妹妹,姨、叔,我这杏子是山上采的,一点不值钱,你们就拿回去尝尝吧!”

说实话,苏卫华两口子是真不想白要,可是看着女孩那双真诚的大眼睛,这想要给钱的话就有些说不出口。

最后还是苏丽珍大大方方接了过来,微笑着道了谢。

上辈子在米国流浪的时候,做过洗碗工、拾荒者、乞丐的她深知,在生活面前,自尊有时是多么无用、有时又是多么重要。

“是个好孩子啊!”回去的路上,戴上草帽的夫妻俩还长吁短叹了一阵。

“以后咱们要是常来,有条件也多帮衬人一把吧,看着没比咱珍珍大多少呢!”

看着这样的爸爸妈妈,苏丽珍心里也软软的。尽管生活不易,可是这些困难从来不曾消磨掉他们内心的善良。

与来时的紧张忐忑不同,回程时一家人的心里都十分雀跃,就连脚下的步子都不由自主加快了许多。

等到了家,甚至还来不及把车上的东西归置好,苏卫华就迫不及待进屋把今天卖包子的钱一股脑掏出来,两口子一张一张细细数了起来。

一毛、两毛,一块、两块……最后竟然有十五块九毛整!

也就是说,今天他们一百一十五个包子,总共卖了十五块九毛钱!

再算成本:

包菜、大葱一毛六分钱;

粉条是去年机械厂集体给职工们采购的秋菜之一,价格要低于市价,一斤才三毛五。这次总共用了两斤,正好七毛钱;

猪肉四块五毛钱;

油盐佐料大概要八毛钱。

虽然各种佐料价格不低,但是这些东西买一回能用好几次,平均下来也不算太贵,这一项里主要还是油的费用高。

他们的素馅包子好吃,油放得多也是一方面。而大豆油如今凭票就七毛九一斤,去自由农贸市场买的话价格要八毛五到九毛,跟肉价也差不多了。

这样算下来,今天的包子成本大致是六块一毛六。

也就是说,刨去成本,他们今天总共挣了九块七毛四分钱,快接近十块了!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