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三十二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那是一大筐花生和毛豆!

因为张表舅现在不光给苏丽珍一家送货,还要捎带着帮丁大勇家收苞米,所以每回来东西都不少。

赶巧他最近产常去家附近一个挺大的回民村收面粉和苞米,跟那边村里的干部处得不错,人家听说他送货难,就趁着眼下不是农忙的时候把大队的马车借给了他。

有了马车,张表舅能装的东西多了不少,前天刚给他们送来一袋子新下来的大土豆,今天又带了这满满一大筐的花生、毛豆!

张表舅一边把马车上的面粉、鸡蛋和蔬菜往下搬,一边乐呵呵道:“那筐里的花生是俺昨天下午拔的,毛豆是今早上刚摘的,都是俺家园子新下来的!这些东西随便放点盐煮一煮就好吃着呢,正好给你们尝尝鲜!”

苏卫华夫妻自然不能白要,苏卫华连忙道:“老张大哥,花生毛豆我们收着,但是咱说好,这回我们是一定要给钱的,可不能再像上次那筐土豆似的,总白占你便宜!”

张表舅一下就急眼了:“大兄弟,你们咋跟俺这么外道呢!以前光靠俺自己一回带不了多少东西也就算了,现在正赶上有这马车,俺一点都不费事!再说这都是自家园子产的,根本就不花钱,你们要是还提钱,那不磕碜俺吗!”

这两个月跟着苏家,他属实是没少挣!虽然每天收货、送货不轻松,可庄稼人有的是力气,要是每天光靠出一把子力气就能挣这么多钱,大伙儿都得乐死,所以他是打心眼里感激苏家人。

张表舅一片实心实意,苏卫华两口子也不好再拒绝了!不过为了表达谢意,李翠英还是拿出一早准备好的几张布票和胶鞋票送给了对方。

这阵子张表舅几乎回回都给他们带一些乡下的特产,虽然没啥贵重的东西,可难得的是这份心意,再说积少成多,夫妻俩也想送些回礼感谢对方。

还是苏丽珍提议,对于生活在乡下的人来说,没什么比送一些他们日常接触不到的票据更合适的了,尤其张表舅家里现在条件好了,不一定差钱,但一定差票。

正好苏家人平时摆摊也会顺道跟客人换点票据,正好能匀给张表舅家里一些,也算是一份心意。

张表舅一开始还不好意思收,后来架不住一家三口的热情,最后还是乐乐呵呵收下了。

苏丽珍看他一直用手摩挲着那两张胶鞋票,就知道对方应该是十分喜欢这些票据的。

待把今天的这批货物结算清楚后,苏丽珍又拉着张表舅打听起他们大队花生和毛豆的种植情况,详细问好了价钱,临了便嘱咐张表舅下次直接帮她收购一批送来。

苏卫华夫妻俩从闺女问起这些花生毛豆开始,就知道她怕是又有了什么新主意,毕竟这孩子这几天一直都在琢磨给小吃摊添点啥新种类。

闺女这些日子的本事,他们俩心里也有数,所以两口子谁也没拦着。

只是等张表舅一走,他们也耐不住赶紧追问苏丽珍的主意。

苏丽珍便一指筐子里那些带着泥土、沾着露珠的花生和毛豆,笑着对两人说道:“爸、妈,我想把它们做成卤味试试!”

一听说“卤味”,李翠英一下就想起之前闺女给她的那一本手抄的《料经》方子,里面各式各样的卤味方子起码有十来个!

她眼睛登时一亮,直说闺女这主意不错,花生和毛豆别看不是肉,可做好了,那味道比肉也不差多少!

而且这玩意儿既能当下酒的小菜,也能当磨牙的小零嘴,好吃又解馋,说不定能好卖!

经过家里先后做出的包子、凉皮和丁大勇家烤苞米用的辣酱这些,苏卫华如今也对闺女抄录的那本《料经》十分信服,见媳妇和闺女都说好,自然也举双手赞成。

做卤味其实不算难,最关键的还是卤汤的熬制,好在他们今天只是简单的先卤些花生、毛豆,也不怕试错。

自打李翠英开始钻研《料经》,家里的香料基本配置齐了,市场买不到,苏丽珍就去中药店里配,一个个都用黄纸包着,再装进李翠英特意缝好的小布袋子里,拉拉杂杂竟然装了一大笸箩!

平时不觉得,现在一说熬卤汤,这些香料就全派上用场了!

娘儿俩在一块仔细琢磨了一阵,选出了一个合适的方子,配好香料,李翠英就着蒸完凉皮的锅灶很快就熬出了一锅卤汤!

开锅的时候,那股子不输肉香的浓郁香味把左邻右舍都给招来了,路过的好几拨儿人都忍不住站在大门口往他们院里瞅!

只是苏家搬过来没几个月,苏卫华夫妻俩又都不是爱串门唠嗑的人,邻居们对他们家不熟悉,所以一个个只是远远地看着,并不好意思进来搭话。

苏丽珍把这情况看了个分明,不由暗怪自己大意!

要说邻里关系还是得注意,以后他们家摆摊的摆摊,上学的上学,家里整天没人,跟左邻右舍打好关系绝对有必要。不说让人家如何照应,就是出来进去能顺道帮忙看顾几分便好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