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425章 海螺的秘密(1 / 2)

加入书签

祖孙俩就此别过。

片刻后,李右相收拾好心情,带上了给朱家人的见面礼,亲自去谢过朱嘉阳出手救了自家孙女。

对于这位“罪孽满身”的前右丞相,朱母的态度算不上热络亲切,与之前对权贵老爷的向往谄媚之色大相径庭,只是看在还算丰厚的见面礼的份上,维持着脸上虚假的笑容。

“哦?朱生要被派去青州三年啊,老夫当初也做过六年的青州知府,现在的青州知府还是老夫当年一手提拔上来的呢。”

“虽说老夫现在不中用了,不过到底对其有过提拔的恩情,到时候便书信一封给他,让他多照料提携朱生几分,就当是李家向朱家偿还这份救命恩情了。”

一直到李右相说出这句话,朱母的脸上才是真的笑开了花,殷勤地主动添满了茶水。

“哎哟真是太客气了,您既然有如此美意,那我们嘉阳就承蒙您照顾了。”

李右相点点头,也看得出朱母为人有些势利眼,不像她儿子那么淳朴正气,一番寒暄夸赞后便告辞了。

真是可惜了好好一个朱生啊……

他有些替李梦娥惋惜,但转念又想,若是李梦娥肯听他好言相劝,将来未必寻不到美满姻缘。

如此想着,李右相便也释怀了些许。

没过多久,朝廷六部派出的人手将学子们都接去了驿站,彼时西下的夕阳也让人生出无限壮丽之感。

驿站里住满了明日整装待发的官员和学子们,根据分配部门和路线的不同,离京后他们将朝着不同的方向出发,开启各自新的人生篇章。

晨光微亮的时候,萧壁城和云苓便已经抵达了京城门口,夫妻二人要相送十里地,以示朝廷对这批承载着大周希望的学子们的重视关爱。

官道两侧挤满了百姓,人群里除了来看热闹的以外,多是外派学子们的亲友与老师。

出京的队伍很浩大,一辆辆木轮车排成长龙,骑着骏马的侍卫们密密麻麻,全然找不到熟悉的面孔。

路旁不少中年夫妻已忍不住抹泪,声声高呼着儿子的名字,既盼着他们早早归来,又盼着他们多在外面几年,追寻锦绣前程。

他们心里都清楚,三年只是最少的外派时间,并非所有人都是天之骄子,能一路飞速畅通无阻地入仕迁升为京官。

更多的人会在外面停留五年,十年,甚至大半生。

今日一别,还不知几时才能再与亲骨肉重逢。

送往人群里也有许多清懿书院的面孔,容婼与李梦纾等人都来了。

在人群中张望了许久都不见柳清砚的身影后,这个一直大大咧咧又勇敢义气的姑娘,终于忍不住伤心欲绝地大哭了起来。

“清砚,清砚——”

她们自幼相识,从记事起就经常同吃同睡,没有血缘关系却又好似一体双生,二十年来更从未分别过。

哪怕知道柳清砚三年后一定会回来,容婼还是站在人群里哭的上气不接下气,一把鼻涕一把泪的,好像下一秒就要晕厥过去的样子。

身旁的人从未见过这样的容婼,皆是吓了一跳,手忙脚乱地哄劝安慰她。

“呜呜呜——”

哭声被淹没在人声、车辙声与马蹄声中。

可柳清砚却好似心有灵犀一番,在这一刻从木轮车中掀开帘子探出头来。

夹道的人群中,她一眼就看到了远处的容婼。

“阿婼!阿婼!”

柳清砚高声呼唤着她,摸出腰间洁白的绣帕,向着远方拼命地招手。

泪眼模糊的视线中,容婼看到了那抹纯白在风中舞动,直至越来越远。

忽而一阵风起,纯白色的手帕被吹向了天空,好似一片轻盈的云漂浮在碧天中,然后打着旋儿不经意间飘落在容婼的头上。

待她拿下气息熟悉的手帕,昔日的友人已远去在旅途中。

车厢中的柳清砚亦是双眼微红,双手紧紧地抱住放在腿上的木匣子。

匣子里装满了同窗和朋友们相赠的离别之礼,其中当数容婼准备的东西最多,吃的穿的用的乃至药物都一点不少,装了好几大箱单独放在木轮车后方的储物格里。

路途中,柳清砚忍不住打开匣子,再次轻抚那些写满了字的信纸花笺,不厌其烦地看着大家写给自己的信,一遍又一遍。

直到信笺翻遍,她方才打开匣子的最下层,那里还有一本厚厚的册子,旁边是一只漂亮的海螺。

柳清砚将海螺放到耳边,反复听却仍旧什么都没听出来,忍不住暗暗地骂了两句浮现在脑海中那张欠揍的脸。

东西是顾翰墨送的,昨夜驿站集合之时,临睡前对方将这两样东西送到了她房前。

“好漂亮的海螺,你从哪儿得来的?”

柳清砚将它捧在手里,忍不住地惊叹。

东楚商人很喜欢贩卖海螺,大周人也稀罕这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